东风暖,万象新。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视察江西以来,景德镇市农业战线遵循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以新农村建设、产业振兴、农业农村改革等为抓手,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加强乡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精神文明建设,健全乡村治理体系,全市乡村的人居环境、生态环境、精神风貌、社会风气焕然一新。
见山见水见乡愁
美丽的新农村是什么样子的?去一趟臧湾乡寒溪村史子园村小组,你就会有更多的感性印象。
这个季节的史子园,绿水青山,山花烂漫,茶园围绕,清晨时分,阳光洒下,村庄如画一般,在薄雾中缓缓展开。
史子园村民小组是1966年7月于浙江省淳安县威萍镇迁移来的纯移民村小组。五十载巨变,史子园从一片荒原变成安居乐业的村庄,如今,新农村建设让变化再一次上演。
谈起史子园的变化,臧湾乡党委委员、常务副乡长吴秀芬告诉记者,在新农村建设中,我们一直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盯紧“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宜居宜业宜游的新时代大美乡村目标,突出“田园美、村庄美、生活美”重点,坚持规划引领,项目依托,突出重点,协调推进。
新农村不仅要新在“面子”,更要新在“里子”,吴秀芬说,在新农村的建设过程中,不仅在村庄规划建设、人居环境整治、产业融合发展等方面做文章,更注重“内外兼修”提升精神文明水平,积极探索和挖掘移民精神底蕴,推动村庄精神文明建设。我们以“弘扬精神、凝聚力量、永远跟党走”为主线建设了党员活动室;收集极具年代感的照片和实物,配合文化墙,对跨越300公里的移民全过程进行了直观展示,完整将移民精神和农垦文化生动地展现出来,留住了村民们难忘的记忆和永远的乡愁。
与史子园村一样,后港镇大田村、梅花园村、礼林镇罗山村、吕蒙乡蛇垄里村……2019年以来,景德镇市一大批美丽宜居新农村建设精品示范点,无论是“面子”还是“里子”都焕然一新。
谈到全市的新农村建设,景德镇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周三荣告诉记者,2019年以来,我们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西时重要讲话精神及《全省2019年新农村建设工作方案》的部署,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打造“富裕美丽幸福江西”景德镇样本的要求,坚持以点带面、连线成片,以规划布局为先导,以村庄整治建设为切入点,继续围绕“一带三线五边”(昌江百里风光带;国、省道沿线,高速沿线,铁路沿线;城区边,园区边,景区边,矿区边,省、市界线边)的总体规划布局,按照“连点成线、拓线成面、突出特色、整片打造”的思路,共部署建设1020个新农村点,取得显著成效。
特色兴农产业旺
在乐平樟木里村,有一片刚翻整过的土地,从远处看,泛红的泥土在一片绿色之中很是显眼;除此之外,也并无太多特别之处,但走近一看,一排排嫩绿的小芽正破土而出,带着希望和力量。
这里,是樟木里村产业扶贫的一项新举措——借助村里现有的中药种植、加工优势,种植薄荷和红花两种中药材,充实产业扶贫的力量。这些天,驻村第一书记、景德镇黑猫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罗俊时常来到这片地里,查看芽苗,并向专门的技术人员了解后续的种植情况。
几年来,樟木里村的变化很大,但最值得一提的,还是产业扶贫。谈起这点,罗俊的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他告诉记者,截至2019年底,村集体已经获得光伏产业收益达22万多元,贫困户及困难群体共受益5.4万元产业分红,并积极向集团争取了12万元的产业帮扶专项资金,为白茶基地扩大生产、抚育、管理等提供资金保障。
樟木里村的产业发展,只是一个缩影,近年来,景德镇市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劲吹乡村产业振兴之风,市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黎廷相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年来,全市每年整合涉农资金1900万元,深入实施蔬菜振兴、茶叶复兴、三产融合攻坚、高标准农田建设、品牌提升五大乡村产业振兴工程,农业产业结构得到了优化,为推动我市乡村振兴筑牢了基础、提升了品质、拓宽了路径。
产业兴旺,扶贫才有力量,值得一提的是,产业的发展加快了贫困户增收致富的步伐,目前,围绕我市“四个一”产业扶贫工程的部署,全市已建成扶贫茶园16299亩、果园4935亩、油茶等其它扶贫产业10573亩,328个行政村茶果产业落地见效,加入专业合作社的贫困户达5529户,流转贫困户田地山地19083亩。2019年,景德镇市贫困户中获得产业发展扶持有10971户,户均产业增收2437.13元。
据悉,今年的春茶生产中,浮梁县福安茶叶公司采摘茶叶的贫困户日均收入有150元左右,预计今年春茶生产期间能增收4000元。该公司在2019年累计支付给贫困户的工资近50万元,带动周边150余名贫困户增收。浮梁县江村乡中洲村是“十三五”省级贫困村,该村因地制宜,聚焦茶产业扶贫早施力抢先机,打造扶贫产业基地60亩,栽种优质茶苗18万株。如今,产业园基地一期栽下的茶苗结成“硕果”,已能够进行采摘,贫困户通过采茶、务工和产业分红户均能够获得2000元左右收入。
科学治理气象新
青草依依、绿树成荫、白墙黑瓦、小桥人家。三年前,面对一片老旧民宅,哪怕最乐观的人,也不敢想象马鞍岭村如今的模样。
马鞍岭村原是三宝村下辖的自然村,占地0.5平方公里,村里只有几十处老旧房屋。近年来,珠山区对村庄进行了一系列的乡村升级改造,并在乡村振兴国家战略的指导下,开展了“三个三”模式的改革试点,大力推动当地特色资源的开发利用,形成集陶瓷文创旅游产业为一体的新型业态。
环境的变化还只是表面,更深层次的变化则更为喜人,该村被评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并获评中国美丽休闲乡村,旅游人次达到10万人次,村民和集体房产增值上翻10倍以上,绘出了一幅农村美起来、农民富起来、集体资产活起来的画卷。
何谓“三个三”,市农业农村局二级调研员朱景潮向记者介绍到,“三个三”即三权分享、三股分红、三手合力的模式。三权分享重点是落实集体所有权,保护农户承包权,激活土地经营权;三股分红重点是要引入资金股,盘活资源股,奖励人才股,使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三手合力要充分发挥政府有形之手的力量,运用市场无形之手的作用,动员群众勤劳之手,进而推进资源要素优化配置,实现农村美起来,农民富起来,集体经济活跃起来。
“只有深化农业农村改革,才能激活内生发展动力”,朱景潮告诉记者,近年来,景德镇市积极探索农业农村改革,除“三个三”模式外,还大力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培育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前者把农村经营性资产折股量化到人、确权到户,使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后者则注重加强政策引导和支持,拓宽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有效途径,支持村级集体发展现代农业、乡村旅游、民宿等经济实体,创办农业生产类、综合服务类合作社等服务实体,确保到2020年底基本建立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稳定增长机制,基本消除“空壳村”,并培育一批经济强村。(来源:景德镇日报 邹宝盆 邹勇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