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地方开练啦。”吃过晚饭,家住江西省萍乡市上栗县高山村12组的余梅英,便在微信群里呼叫姐妹们集结。半个小时后,伴随着熟悉的鼓点,活灵活现的黄龙在大家手中舞得虎虎生风。
“这里是建于清顺治五年的觉华寺,荒废后重修成为张氏宗祠,建国后成为村部。村里盖了新楼后,成为了综合文化服务中心。”53岁的余梅英笑着说,“我在县城开茶叶店,书记说让我回村带头把文艺队伍搞起来。”
“可别小看了这群‘娘子军’,县乡演出捧杯夺旗是常态,还长期活跃在赣湘边界进行商演。2018年,纯收入就达30万元。”谈及金凤凰女子舞龙队,村支部书记吴贤明赞不绝口,“只要在村里,队伍准时排练,脱贫攻坚、扫黑除恶、移风易俗等政策宣讲也融入其中。大伙围观时,顺便参观了‘高山好人、高山骄子、高山新风’等展板,将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村里也连续三届获评‘全国文明村’。”
古寺庙、老祠堂化身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得益于工作理念的转变。为了建立健全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现从文化到文明的转变,2018年以来,上栗县累计投入2000余万元,对10个乡镇、162个行政村的综合文化服务中心进行改造提升,因势利导建立163个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形成了县级为龙头、乡镇为纽带、村级为前哨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全域覆盖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网络。
“无论是村级文化服务中心,还是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我们始终坚持资源整合、活动常态,收到1+1大于2的效果。”据有关负责人介绍,在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建设中,上栗县并非一味追求新房子、新阵地,而是充分鼓励各村结合村情实际,采取改造废弃寺庙、破旧宗祠等方式,让老旧住宅发挥新作用。
位于桥头村的东源乡民俗文化馆,就是践行这一理念的成果之一。走进占地面积500平方米的何氏老祠堂,老石柱、雕梁、天井、阁楼,还有形形色色的农耕器具、充满赣西风情的木油榨,5个展厅里1000余件老物件,无不彰显着优秀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东源是一个农业乡镇。为了传承好农耕文化,留住乡愁,我们投资100余万元,把老祠堂改造成民俗文化馆,已接待游客300余万人次。”据桥头村支部书记何凌云介绍,村里还围绕“He”文化(荷花、河水、禾苗、何姓、和气、和美)进行深度开发,不仅让村里成为乡村寻根游、探秘何氏家风家训的热门地,还成为了“党建+乡村善治”的红旗支部之一。
走进彭高镇东山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东山小学一年级学生李煜涵曦正在志愿者的辅导下,完成课后作业。这个“四点半课堂”,一共惠及46名像他一样的留守儿童。
“100多年历史的李氏宗祠,开办过学堂,也办过榨油坊。2018年改造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成为了村民文化休闲、政策宣讲的新去处。”彭高镇相关负责人说,“大伙反映在外打工,孩子无人照看。村里又在老祠堂里开办了‘四点半课堂’。孩子们下午放学后来到这里,由退休教师、积善志愿者协会的志愿者、东山小学教师免费辅导作业。大伙都说,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是不折不扣的‘托儿所’。”
“163个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有绿塘、宫江、高山、桥头、东山、坛华6个村级实践站,由老祠堂改建而成。2018年以来,全县新增526支志愿服务队和439支村级文化队伍,举办文体活动400余场次,开展宣讲活动6000余场次。”上栗县文广新旅局负责人介绍说,“全县还涌现出中国好人4人、最美萍乡人80余人、优秀志愿者200余人。东山村71岁的志愿者李丙味,因为在穿村而过的319国道边护送孩子过马路上学放学,事迹登上中央电视台并被网友们称为‘温暖爷爷’。文化活动的浸染、身边好人的感召,不仅使老祠堂焕发新活力,还让上栗处处荡漾着文明新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