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福安坂中畲族乡后门坪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雷金玉:
把畲歌传出大山,让“山哈”过上小康生
/ 主人公寄语 /
我们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不断完善村级基础设施建设,挖掘畲族传统文化,在文化传承中谋发展,带领村民们依托现有的资源优势,发展农业产业,运用“文化+产业+旅游”的方式,致力发展村集体产业,实现农民增收村财增收。努力将后门坪村建设成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乡村,实现乡村振兴的美好愿景。 ——雷金玉
□ 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记者 吴军华
□ 李菁雯
畲族自称“山哈”,意思是“山里的客人”,福建闽东地区是全国畲族人口最集中的地方,雷金玉“当家”的宁德市福安市坂中畲族乡后门坪村如今已全部脱贫,正继续奋斗在奔小康的路上。
5月11日,中国妇女报·中国妇女网记者循着习近平总书记在闽东工作时的足迹,来到全国人大代表雷金玉所在的福安市坂中畲族乡后门坪村,只见层层叠叠的梯田从山脚盘绕到山顶,村民劳作的身影让这个古朴的畲家村落充满朝气。
后门坪村文化广场已近完工,正在加紧完善配套设施;畲族农耕文化展示馆也已落成,正在进行内部装饰;随着外立面改造提速,一栋栋黑瓦白檐、独具畲族风格的民居开始显露在绿水青山间……盘点村子去年以来的发展规划和新变化,雷金玉如数家珍。
这些美好的变化,正是雷金玉去年参加完全国两会后,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兑现给村民的承诺。2019年3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了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福建代表团审议。1986年出生的雷金玉,是福建代表团中年龄最小的代表,她所在的坂中畲族乡正是习近平总书记当年在闽东工作时的挂点乡镇。会上,她第一个向总书记报告,在打赢脱贫攻坚战中,闽东畲族人民没有掉队。
“我从思想观念先飞、进一步念好山海经、做好人才文章、弘扬畲族文化四个方面向习近平总书记汇报了宁德人民、畲族人民的脱贫情况。当习近平总书记听到渔民上岸了、畲族群众脱贫了,欣慰地说‘关键是找到致富门路了’。”回忆去年全国两会那一幕,雷金玉依旧十分激动:“总书记非常了解这里、牵挂这里。”
帮扶村民走上致富路
“全村5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已全部脱贫!2019年,整村人均年收入达到1.8万多元,比2018年增长了1000多元。”雷金玉告诉记者,她作为一名畲族村干部,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全面实现小康,少数民族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
2015年,怀着对乡土的热忱,雷金玉放弃在厦门的工作,回到家乡服务基层。当年就当选后门坪村村主任兼妇联主席的她,带领乡亲们发展特色农产品,拓展销售渠道,保护畲族传统文化。近年来,通过“产业+旅游+文化”的发展模式,让这个昔日出了名的贫困村走上了一条脱贫致富的路。
后门坪村地处偏僻山区,农业种植结构单一,过去家家户户以种植水稻、蔬菜为主,延续着靠天吃饭、自给自足的农业方式。雷金玉盘算着,村子要振兴,就一定要挖掘优势资源、发展优质产品。经过多方调研,她决定在村里大力发展茶叶、糖蔗和水蜜桃种植等,取得了不错的经济效益。
今年,村里还计划发展乌稔饭的原材料——乌稔树叶的村集体经济产业,通过加工销售畲族特色美食“乌稔饭”盘活经济。致富路上,雷金玉不忘精准扶贫户,她带着这个好消息来到建档立卡贫困户雷清金家中,指导其整出一块地用来种植乌稔树,树苗由村委会统一提供。“你看一下能整出来多少地都行,越多越好,整地的费用村里也会给你出一部分。树苗大概管个两三年就可以收成了,比茶叶还好管理。到时候村里会统一对乌稔叶进行收购。”雷金玉向雷清金讲解。
“我是2017年上半年搬进来住的,以前我住的木头房会漏雨,现在搬到国家建的‘平台房’,是水泥灌的,位置更好,阳光更充足。我能脱贫要感谢国家的好政策,也要感谢金玉主任!”64岁的雷清金满心欢喜地说。
雷清金原是后门坪村易地搬迁困难群众,患有腿疾和眼疾,自身发展动力不足,家庭收入相对薄弱。在各级政府和雷金玉的帮扶下,雷清金不仅改善了居住条件,从地质灾害点的木瓦房搬迁到两层高的水泥房,还与卫生院对接上定期看病,得到了村卫生公益岗位,每月补贴800元。今年,雷金玉还为他争取到6000元生产发展资金,并鼓励他到乡里学习种植技能,如今雷清金种植农作物一年可收入9000元左右,加上做些泥瓦零工,家庭人均年收入可达1万多元。
带头“让地”拓宽致富路
距离后门坪村村部不远处,刚翻新青瓦黄墙的古朴民居层层叠叠依山而建,雷金玉告诉记者,这些刚修旧如旧的古厝是从去年9月份开始整治的,目前大部分工程已完成。
雷金玉说,修缮古厝要把畲族的青瓦、土墙等特色保护下来,即践行总书记说的“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去年全国两会结束后,她回到村里与村“两委”一道着力打造文旅产业,让畲族文化走出大山。
为了把村里的“土疙瘩”变成“金疙瘩”,促进产业大发展,雷金玉计划流转30~40亩的现有茶园进行有机改造,在茶叶的品质上做提升,提高附加值。她说:“现在我们每个村都成立了农民专业合作联社,打算借此打造我们村畲族的茶叶品牌,把无公害、有机的茶叶推向市场,促进村民增收,实现乡村振兴。”
为此,雷金玉决心“要致富先修路”。记者前往后门坪村时,雷金玉特别叮嘱从邻村绕道走,原因是后门坪村正在把一段2.29公里的进村公路拓宽到6.5米宽,目前路基刚完成。原来路宽仅4.5米,急弯多,陡坡多,容易出事故。“我们村的道路全长约6公里,第一段路即正在修建的这段,将在今年8月底完工通车,等路修好了,我们村的农特产品就可以顺着这条路更好地‘走出去’。”雷金玉展望道。
修路就要征林征地,雷金玉第一个将自家的地无偿提供。由于村民没有修路的征地补偿款,在征地过程中,有村民向雷金玉提出让地后想要两块地用来种菜,她当即表示:“如果喜欢的话,我回去跟我父亲商量,把我家的这块地跟你置换。”在父亲的全力支持下,最终让出约5分地给村民。“领头雁”作了表率,村民们纷纷把地捐出来,一条约6公里的道路做到了征地“零补偿”。对于明年村“两委”换届,村民们呼声已经很高了:“明年金玉想做也得做,不想做也得她做。”
在探索产业发展的同时,一年来,雷金玉也积极争取资金,完善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2019年,村里建成了公厕2座;完成了一体化卫生所的建设,让群众就近就医更便利;完成了畲族文化广场以及畲族文化展示馆的建设,让村民文化生活更丰富,同时也能更好地保护畲族传统文化;进一步完善了村级饮水工程;完成了14栋古民居的修缮,以及2600多平方米近20栋新建住房的立面改造,村庄环境得到了整体提升。正在建设的入村晋级道路、村内道路拓宽工程、村委会综合楼工程将于今年6月底完工并投入使用。
两会建议来自脚底泥
根据走访调研的情况和自身的基层体会,雷金玉准备在今年全国两会上提交一系列建议,形成关于《将福建省宁德市畲族聚居区列入少数民族特色村镇廊带建设 助力乡村振兴》的建议,支持像畲族这样民族特色鲜明的地区加快发展,通过政策扶持特色产业,带动旅游开发,推动文化保护,促进畲族村落发展形成良性循环,推动老区苏区脱贫。
后门坪村距离福安市区有13公里,蜿蜒曲折半小时的山路车程,这是雷金玉每天进村必过的“坎”。雷金玉认为,当前农村基层干部的待遇保障问题十分急迫。她回忆起有一年在下乡进行防洪防台工作时,遭遇极端天气导致山体塌方,她拟提建议为村级基层干部提供保险保障,并在全国推行普及。
“我在基层工作体会很深,保险对于村干部来说是非常必要的,比如,极端天气下农村山路十分凶险,村干部从村到乡里开会很频繁,路程也长,容易发生危险;在今年疫情期间,村干部感染新冠肺炎的风险很大,亟须这方面的制度保障。”雷金玉呼吁。
/ 记者手记 /
牵住产业发展“牛鼻子”做好畲乡振兴大文章
见到雷金玉时,她一身独特的民族服饰极为显眼,为传承和发扬畲族文化,工作中她会经常穿畲族的传统服装“凤凰装”。雷金玉深知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认为保护文化应该全民参与,这几年推动的“二月二”畲族民俗文化节对外展示了畲歌对唱、奶娘踩罡等民族民俗特色文化,给村里积累了不少人气,发展旅游产业大有可为。
雷金玉用实际行动证明了“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的道理。后门坪村地处偏僻山区,畲族人口占总人口超87%,原先产业单一,收入低,要改变贫困落后面貌,实现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是雷金玉始终抓住的“牛鼻子”。
时光回溯到30多年前。从20世纪80年代末调任宁德地委书记起,习近平总书记就和闽东畲族群众结下了深深的情缘,倾力推动包括畲族群众在内的闽东人民脱贫致富。“我和畲族是有缘分的……在闽东,我耳闻目睹了畲族人民的艰苦奋斗和畲族地区的繁荣进步……今天,我虽然离开了闽东,但时常还会回忆起畲乡的山山水水,我的心系着畲族人民。”1999年,在《一切为了畲族的发展——〈畲族社区研究〉序言》中,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的习近平这样写道。雷金玉骄傲地告诉记者,习近平总书记当年在闽东工作时的挂点乡镇正是坂中畲族乡。
“畲乡现在正迎来最好的发展时期,我们要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基础上,把后门坪村建设成有文化底蕴的民族村落,和畲族同胞一起奋力苦干实干,把日子过得一天比一天好,请总书记放心!”雷金玉信心满满。
(吴军华)
====================================
来 源:中国妇女报
编 辑:刘玉蓉
编 审:李洪林 罗小敏 肖小龙
主 管:中共新干县委宣传部
主 办:新干县融媒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