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我的第二故乡——景德镇

2021-03-02 19:39  阅读:191 

我是湖南人,而我工作生活在第二故乡——景德镇。这儿盛产瓷器,因瓷而名,千年不熄的窑火成就了这座城市独特的魅力,这儿天是蓝的,水是清的,空气也是清新的……

遇见景德镇

1995年3月,十几辆军用大卡车把我和我的战友从浙江衢州某部新兵训练基地拉到驻景德镇某部队的一座军营,从此我便与景德镇结下了不解之缘。

瓷都果然名不虚传,满大街的瓷器分外夺目。那时人民广场及周边处处都是瓷器摊,熙熙攘攘,吆喝声、叫卖声不绝于耳,金昌利商业中心各店铺内琳琅满目的餐具,千姿百态的雕塑瓷,给我前所未有的好奇。我在军营宿舍异常兴奋地挑灯夜战,奋笔家书,向爸妈诉说着景德镇的城、景德镇的瓷和景德镇的人,我想应该是从那时候起,我便恋上了景德镇。

当兵的第四个年头,我幸运地考上了山东的一所军校。离别总是依恋的,在景德镇3年多的时间里,我的脚步丈量了这座城市的街巷、里弄,去过御窑厂、樊家井,甚至还到过瑶里古镇,唯一遗憾的是直到去上军校前也没有去过神秘的古窑,这或许是我给自己留点儿念想吧。

或许是怀念老连队、老战友,或许是这里的泥与火吸引着我,2000年夏天军校毕业时,我毅然选择回到老部队,回到景德镇。

结缘景德镇

一个阳光明媚的周末,战友东子领着我来到向往以久的古窑。那时的古窑入口还没有门楼,进去的路也没有现在好,看上去如同一个山体公园。我们选择跟随在一个旅行团的后边,听导游讲解古窑历史上的辉煌,触摸了宋、明、清时期几处窑口窑址。在非遗传人制瓷作坊展示区,我们看到了传统制陶工艺技术,从淘泥到拉坯,从修坯到画坯,从上釉到烧窑,世界上最古老制瓷生产作业线在这儿呈现。展厅内那一件件或生活用瓷,或艺术瓷瓶,有的简单,有的精细,让人眼花瞭乱,如痴如醉,爱不释手。此行,让我对陶瓷的制作有了更直观、更深层次的认知。

此后,我也爱上了瓷器,从一些书本上读到了许多赞美景德镇瓷器的文章,并深切地感受到“白如玉、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磬”的独特风格。我还认识了一些做瓷器、画瓷器、卖瓷器的朋友,遇到自己喜欢的瓷器常常倾囊购买收藏。

我与爱人的相识,也是因“瓷”结缘。妻子早先在邮政物流上班,家中亲人、外地战友隔三差五托我购买一些餐具、茶具,那时快递物流还没有兴起,邮寄物品只有邮政,每次上邮政托运瓷器,她都很热情,帮忙打包,填单,时间长了,我们就成了男女朋友,并在2003年举行了婚礼。

家安在景德镇后,我常以镇里人自居,无论跟家人还是朋友相聚聊天,末了都少不了那句“我在景德镇等您”!“景德镇欢迎您”!

融入景德镇

2011年,我告别了16年的军旅生涯,按照军队转业有关规定,我可以选择回湖南老家,也可以选择留在景德镇。离开部队前,经过短暂的思想斗争,最终我选择留在了第二故乡。

我已经习惯了在家楼下的早点摊吃我喜欢的饺子粑、冷粉、肉饼汤,还有炸油条……

我也习惯了去河西菜市场陈老倌的摊位买他自家种的新鲜蔬菜,陈老倌说他是1976的老兵,还差一点上了老山前线。因而,陈老倌把我当战友、当亲人,每一回,他总要往我买菜的兜里塞一把免费的小葱……

我深爱着这座城市,我生活的社区,我爱去的森林公园,我挂念的那棵桂花树,我留恋的陶瓷博物馆……还有那数不过来的美食,习惯了这里一切的一切,已然融入了我的血脉……

我的第二故乡不仅深深地吸引着我,也吸引了来自世界和全国各地的游客,同时还吸引着世界各地陶瓷爱好的朝圣者,这里有3万多名“景漂”,其中有5000多名“洋景漂”。他们走在陶溪川、走在三宝瓷谷、走在景德镇的街头巷尾。他们汲取千年瓷都的文化养分,用丰富多彩的艺术创作推动着陶瓷文化的创新发展,用智慧与汗水践行着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文明传承、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指示。她正在以开放自信的姿态向世界讲述china故事,我打心眼地为第二故乡而自豪。

这就是我的第二故乡,我在景德镇等你。(来源:景德镇日报 王权)

1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