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神童”有点多。
先有写“博士水准”论文获奖的小学生,后有“天才少女”岑某诺……一个比一个“神”,一个比一个唬人,让人眼花缭乱。
今天,“神童界的老前辈”何宜德又火了,缘由是12岁的他要“硕博连读”。此前,他屡被报道的事迹包括:1岁徒步暴走、2岁攀登南京紫金山、3岁在雪地里裸跑、4岁参加国际帆船比赛、5岁开飞机围绕北京野生动物园飞一周、6岁写自传、7岁三次穿越新疆罗布泊,8岁考入南京大学……
前几位“神童”,已经实力展示了什么叫“大型翻车现场”,这位何姓小朋友的“互联网漂流”,最后结局还不好说,但大概率也逃不出前几位的命运魔咒。
他“考入南京大学”的光环,掩盖不住的真相是:自考,大专学历,考了两年半,三门是压线通过。有网友还扒出,考试科目里没有英语、数学,都是一些简易知识……其他“光辉事迹”,要么本身真实性存疑,要么对“神童”证明力度不够。
唯一的加持,只是年龄小。但光这一项,怎么能叫“神童”呢?
读硕博的决定,或许会加速这个“神童”的落幕。因为一篇论文,就能衡量出作者几斤几两。
一个个“神童”来了,又在被打回原形后,迅速消失了。唯有一种“神童情结”,在一些人的心里根深蒂固。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出现过一股“神童热”,特点是拼命学习数理化,以低龄考进中科大少年班。现在的“神童”则多元了,有走学术风写论文的“理科生”,也有在人文和社会领域一鸣惊人的“文科生”,追求不同的“人生价值”。
两代“神童”的交集,是狂热偏执的父母——从新闻来看,以父亲居多。但不同的是,上一届的父亲们,是真相信孩子是“神童”,想要早点开发,但培养路径还是常规的,就是在考试升学中证明。这届父亲们则精明得多。孩子是不是“神童”,根本不重要,他们相信的是,可以只手“造神童”。
这些父亲们无师自通地掌握了诀窍:造简历。越华丽,越浮夸,越唬人,越好。至于种种光环,上限能否证明孩子是“神童”,下限是否符合常识和认知,都不重要。只要能完美体现某种“成功学”的精髓:更早,更多,更强。
这就是这些父亲的“鸡贼”处,用写诗、演讲、雪地跑步、穿越罗布泊……这些不寻常或不好客观衡量的经历,将“神童”的最终解释权归于自己。对质疑和批评自动屏蔽只是基本操作,用牵强附会、似是而非的说辞和粉饰,忽悠更多人,才是本事。
如果你真以为这些父亲“脑子不正常”,那就错了,没有人比他们更精明。“天才少女”背后,有培训机构的身影;南京“神童”的“鹰爸”,有自己的“教育公司”……你看到了“神童”的荒谬,但其实,他们是父亲生意的“工具人”。
这些父亲的偏执,是坚信套路有广阔的市场。“神童”始于父亲教育理念的实验品,终于商业代言人。那个“天才少女”,已经能给父亲挣钱了,这在很多人眼中,不就是“最大的本领”吗?
这一届“神童”的父亲,对孩子进行的是智力和商业的双重开发。他们在“事业”上可能“成功”,也可能信誉破产。但比起风险,收益是诱人的。
“神童”其实也是受害者。在他们没有自主选择权时,被强制带上了一条不归路,但最后的苦果,都要他们自己吞下。他们过早失去了天真童年,仅这一点,就是无比重大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