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江西南昌青山湖区站东街道在背街小巷改造上下足“绣花功夫”。从精致上着手,在特色上做文章,用一个个“微而新”的举措,优化辖区人居环境,让城市的“面子”更加亮丽,“里子”更具韵味,在刷出新“颜值”的同时,让城市生活更有“温度”。
“微改造”补齐功能短板
走进工人新村三路,沿街店铺门牌店招已统一换上“新装”;道路两旁停车位整齐摆放着共享单车;周围空地上绿植鲜亮清爽……通过“微改造”整治,街道彻底告别了垃圾乱倒、车辆乱停、绿化缺失等“脏乱差”问题,街道功能和形象大大提升。
“统一换装,商铺档次提高了,客流量也增多了。”工人新村三路沿街商铺店主李成说,街巷整治后,他家的便利店生意好了许多,第一个月的销售额就比上一年同期增长了30%。
据了解,在背街小巷微改造中,该街道坚持从细微之处入手,以修补、提升、维护为主,重点满足百姓的功能性需求,达到“净、洁、平、亮、序”的效果。
“‘净’‘洁’指沿街立面干净整洁,‘平’指路面平坦,‘亮’指通过维修更换把路灯全部点亮,‘序’指规范街巷停车管理秩序和沿街商铺经营秩序等。”站东街道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街道已有6条街巷完成整治,陆续还将启动实施11条街巷的整治提升。
融入文旅 刷新城市颜值
在师大南路,创意的涂鸦造型,饱满的颜料色彩,让这条近70岁“高龄”的老街被浓郁的现代艺术气息所笼罩。浓厚的人文底蕴与“老邻居”江西师范大学相得益彰,焕发出新的生机魅力。
“街巷是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每条街巷都有讲不完的故事。”提起改造的初衷,站东街道党工委委员、副主任徐珂欣说,尊重街区原生态文化,才能留住街区自身的老味道。
风格不同的饮品店,让街巷的空气中奶香四溢;“润物无声”的文创孵化店,为青年学生筑造文艺情怀;传统的美食小吃,让天南地北的游客慕名而来……改造后的师大南路,持续引入文创业态,每逢节假日还举办各种文旅活动,带来旺盛的人气。同时,将小巷的文化底蕴与文明素养有机融合,延续老旧街巷的文化特色和人文氛围,使群众拥有了更多的获得感,城市也拥有了更多的美感。
“一路一策”找回乡愁记忆
“我在鸿雁摩托车厂里长大,离家十多年,没想到这次回来,童年的场景又重现眼前。”看到家门前小路上摩托车造型的墙绘,探亲回家的刘先生禁不住红了眼眶。
记者了解到,为避免街巷整治“千街一面”,在整治启动之初,站东街道明确了各街巷的特色和定位,按照“一路一策”的原则进行设计,立足鸿雁摩托车厂特殊历史背景和行业特色,形成别具一格的“摩托车”主题街区。生动的墙绘和立体的雕刻,让老厂风格完美再现,引得路过的老南昌人驻足,唤回了那段最珍贵的记忆。
“补齐功能短板、刷新城市颜值、找回乡愁记忆”是站东街道改造背街小巷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建好背街小巷,城市生活更有“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