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小贴士
2步打开 媒体云APP
  • 点击右上角“…” 按钮
  • 使用浏览器/Safari打开

赣南苏区生态文明建设大发展

2020-06-28 17:56  阅读:35 

1

(图为记者近日航拍的兴国县东村乡小洞村废弃矿山生态修复试点项目。《若干意见》出台实施8年来,我市紧紧围绕建设“我国南方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战略定位,大力推进治山、治水、治污和实施护绿、植绿、增绿工程,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丰收。 陈鹏 赣南日报全媒体记者李传材 摄)

仲夏的瑞金洁源村,荷花摇曳,古樟飘香。不久前,这个诞生“八子参军”故事的红色村庄,迎来了江西省旅发大会的参会嘉宾和媒体记者。一场红色大型实景演出——《浴血瑞京》,通过真人真场景演出与现代声光电技术融合运用,让现场观众仿佛“穿越”回到了80多年前的峥嵘岁月。

这个新晋国家4A级景区,出人意料的是,两年前还是尘灰满天的石灰石废旧矿区。曾经,这里满目疮痍,地表支离破碎,资源陷入枯竭。2018年以来,瑞金市依法关停了两座矿山,综合利用废弃石场遗留的矿坑,打造成苏区时期的战斗场景,将矿区打造建设为一个红色实景演艺的文化旅游项目。

这个点石成金、变废为宝的创意大手笔,正是赣州生态环境治理的一个成功典范,是《若干意见》出台实施8年以来,赣州筑牢我国南方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的真实写照。

生态治理 让荒山变青山

洁源之变,代表着赣州的生态之变。

《若干意见》出台实施以来,赣州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主动求变,铁腕治矿,将稀土矿山环境的保护与治理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实际行动加快推进治理工作。

寻乌县稀土开发始于上世纪70年代,由于过度开采,矿区出现山坡荒地化、土壤沙化等情况,水土流失严重。按照系统修复的思路,寻乌探索总结了废弃稀土矿山综合治理“三同治”(山上山下同治、地上地下同治、流域上下同治)模式,试点期间推动治理柯树塘等废弃矿山修复面积34.1平方公里,昔日寸草不生的“光头山”变成果香醉人的“花果山”,曾经满目疮痍的废弃矿区变成了群众打卡游玩的休闲园区。废弃矿山治理“三同治”模式,获得了中央领导及省委主要领导的肯定,还被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现场会和中央电视台宣传展示。

废弃矿山变青山的华丽转身,8年来不断地在赣南大地上演。寻乌、安远、信丰、定南……经过治理的连片废弃矿区,已成功打造为工业生态产业园、现代农业产业园以及矿山遗迹、科普体验、休闲观光、自行车赛事等文旅项目。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计治理废弃稀土矿山91.78平方公里,历史遗留废弃稀土矿山环境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2016年,赣州以列入全国首批开展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试点为契机,重点实施流域水环境保护与整治、矿山环境修复、水土流失治理、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保护、土地整治与土壤改良等五大工程,截至今年3月,已开工项目59个,累计完成投资139.27亿元,试点预期目标基本完成。初步形成了赣县崩岗水土流失治理、上犹“生态清洁型”小流域治理、信丰土地整治发展绿色产业等一批治理模式。据统计,2012年以来,我市累积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310.44平方公里,治理崩岗4334座(处),建成水保生态示范园56个,其中5个被评为国家科技示范园区。

在这个基础上,我市还实施了东江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试点。2016年赣粤两省签订首轮补偿试点协议,三年来,共争取到中央和赣粤两省资金15亿元用于东江源头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2个跨省出境断面水质100%达标,保护一江清水流向广东和香港。去年底,新一轮东江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补偿协议已成功签订。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城乡建设步伐加快,环境与生态压力凸显。8年来,我市还加大了突出环境问题和污染治理力度。一是狠抓长江经济带问题排查整改,全市排查生态环境问题239个,已完成整改214个。二是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实施八大标志性战役30个专项行动。去年环境质量创近年最好水平,水质综合指数全省第一,连续四年未发生土壤污染环境事故。

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一幅多彩的生态画卷正在赣南大地徐徐展开。

绿色发展 让青山变金山

石城,江西母亲河——千里赣江的发源地。

赣江源省级自然保护区于2004年被批准设立,2013年,升级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有效保护好赣江源头,保护好一江清水,8年来,石城县整合现有护林员队伍力量,织牢森林资源保护网络,全县550余名护林员,每人负责管护约5000亩林地,主要任务就是防止森林火灾和盗伐。同时,鼓励引导农户积极参与人工造林、森林抚育、低质低效林改造等项目,全力做好“山水”文章。

赣州不仅是赣江和东江的源头,还同时肩负着保护“两江清水”和推动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的重要使命。我市各地切实强化使命担当,以爬坡过坎的韧劲,全力实施低质低效林改造,推进退化林修复,明确自2016年起10年内实施1000万亩低质低效林改造。仅3年来,我市累计实施低质低效林改造和退化林修复近300万亩,森林总蓄积量净增397万立方米。同时,我市依托自然保护区、水源保护地、重要湿地及湿地公园等建设,湿地资源保护体系不断完善。截至目前,我市建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3处,省级自然保护区8处;建立国家湿地公园13处,省级湿地公园7处。

护绿、植绿,厚植了生态的底色,为我市绿色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近年来,我市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将“生态+”理念融入产业发展之中,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富硒绿色有机农业、循环经济、林下经济等生态经济,同时带动观光农业、体验农业、休闲农业以及健康养老、全域旅游等新型产业蓬勃兴起,进一步推动生态要素向生产要素转变、生态资源向生态资产转变、生态价值向经济价值转变,探索出了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

目前,我市获批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基地6个、国家级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示范县2个、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46个,“三品一标”农产品达480个。定南县建成首个国家级能源农场示范基地,其“猪—沼—果”模式被农业部重点推广。崇义、上犹、大余等县努力打造为粤港澳大湾区休闲、养生、度假的“后花园”。

如今,走马赣南乡村,生态经济已然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动能,座座青山已成为百姓增收的新渠道,成为乡亲脱贫致富的金山银山。

制度创新 让金山永留传

近年来,赣州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持续实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交出了一份上佳答卷。全市森林覆盖率稳定在76.23%以上,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保持100%,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中国最具生态竞争力城市、中国最佳绿色宜居城市、全国首批创建生态文明典范城市、绿色生态城市保护特别贡献奖等荣誉。

成绩来之不易,但绿色发展如何持续?

严格的制度、严密的法治,不断完善的体制机制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切实保障,是8年来赣州发展的一大亮点。

构建共治共管格局。赣州打破山水林田湖草职能部门各扫门前雪、零打碎敲等现状,全面深化生态保护修复改革,市、县两级均成立了由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在全国率先成立专职机构——赣州市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中心,负责统筹协调推进试点工作,构建了“主要领导挂帅、专职机构协调、县区具体实施、专家技术支撑”的试点工作体系。

织密体制机制监管。加强“源头严控”,将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建设作为全市国土空间规划重要内容,严守生态保护红线,重点生态功能区全部实行产业准入“负面清单”。坚持“过程严管”,建立了市县乡村四级“河长制”体系,全面实施“湖长制”,建立了市县乡村组五级“林长制”,将管护责任落实到每个山头、每条河流、每片湖泊。秉持“后果严惩”,全面推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制度,在全省率先实施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干部约谈制度,建立领导干部环境损害“一票否决”、约谈问责、终身追究责任链条。

完善法治生态建设。《赣州市饮用水水源保护条例》《赣州市城市管理条例》《赣州市革命遗址保护条例》《赣南客家围屋保护条例》《赣州市城市道路车辆通行管理规定》等地方生态法规先后出台实施,《赣州市水土保持条例》即将于今年8月1日正式施行。同时,在全省率先设立生态环境保护检察处,将生态检察工作拓展延伸至刑事、民事、行政检察各个环节,形成“专业化法律监督+恢复性司法实践+社会化综合治理”的生态检察工作模式。

创新生态执法体制。为有效破解生态执法领域职能交叉、多头执法、衔接不力等问题,安远、寻乌、会昌3个县率先在全省成立了生态综合执法局,将林业、水利、环保、国土、农粮、矿管、水保等7个部门单位执法人员进行有效整合、集中办公,实行统一指挥、统一行政、统一管理。为丰富执法内涵,安远县还配套出台严格的“三禁、三停、三转”生态保护措施,攥紧了生态执法的“铁拳”。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赣州坚持以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形成了高位推动、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筑牢了整体保护生态环境的共识,确保了我市生态文明建设持续推进,守住了绿水青山,留住了金山银山。(赣南日报全媒体记者罗亦华 邱士冰)

12
相关阅读
template 'mobile_v5/common/wake'
最热评论
最新评论
来说两句吧...
已有0人参与,点击查看更多精彩评论
加载中。。。。
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