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赣州新能源汽车科技城内的国机智骏汽车有限公司生产线一角。赣州新能源汽车科技城围绕新能源汽车整车研发、制造,形成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电机、电控等关键零部件以及其他配套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着力打造成为全国重要的新能源汽车研发和制造基地。记者吴悦 摄)
翻阅《若干意见》出台实施8周年以来,赣州产业发展的成绩单,我们不难发现,全市立足自身资源、区位等特色优势,高质量发展的动能正日益集聚:
2019年,全市稀土产业集群产值近千亿元,产业规模占到全国总量的三分之一,中国稀金谷气象已成;
与中国稀金谷同为赣州“两城两谷两带”重要工业产业平台的新能源汽车科技城、现代家居城、青峰药谷、电子信息产业带、纺织服装产业带,同样是好戏连台,成为拉动赣州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力引擎。赣州家具、纺织服装、电子信息产业产值分别突破1800亿元、700亿元、600亿元;
赣南脐橙以超600亿元的品牌价值,位居全国区域品牌(地理标志产品)水果类第一。全市立足富硒土壤资源优势,圈定富硒农业产业发展区154个、面积93.76万亩;
……
围绕《若干意见》中“建设全国稀有金属产业基地、先进制造业基地和特色农产品深加工基地”的战略定位,8年来,赣州将产业发展摆在重要位置,坚持做大总量、优化结构、转换动能的原则,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步伐,加速实现新旧动能转换,着力促进三次产业融合协调发展,产业强市建设步履铿锵、硕果盈枝。
产业舰群越建越强
8年前的赣州,工业产业基础相对薄弱。
手握“稀土王国”“世界钨都”等金字招牌,赣南如何实现经济跨越式发展,呈献给世人怎样一幅宏伟蓝图?站在历史的高度,用全球的视角和区域战略的眼光审视,赣南承接产业又将何去何从?
一连串的问号,考量着决策者的智慧和胆略。
“跳起来摘到桃子!”2015年9月,赣州审时度势,立足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吹响了“主攻工业、三年翻番”的号角,全市上下迸发出奋力赶超的激情。2019年初,在较好地实现预期目标、工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后,赣州又朝着“主攻工业、三年再翻番”的更高目标挺进,着力推进“两城两谷两带”及首位产业集群建设。
赣州一方面突出招大引强,努力引进一批世界500强、国内500强以及央企、上市公司及其他行业龙头项目。另一方面,开展产业招商,带动上下游、关联配套企业的引进,促进主导产业纵向链接、横向配套,提升集群整体竞争力。
构筑六大优势产业集聚发展新高地,让赣州各地企业由一个个“小舢板”,抱团成为一个个“产业舰群”。仅2019年,全市“两城两谷两带”共实施项目227个,总投资2413.7亿元。经过8年的不断累积,赣州产业集群加快推进,“两城两谷两带”对工业经济贡献率达75%,首位产业集聚度达46.1%:
——新能源汽车城国机智骏、山东凯马实现量产销售,圆了赣南苏区人民的造车梦;
——现代家居城建成全国第一条实木家具自动化生产示范线,国家家具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建成运营,“南康家具”品牌价值居全国家具行业第一,家具产业集群产值突破1800亿元,赣州成为国内三大家具基地之一;
——中国稀金谷引进中科院海西研究院等8家科研机构,中国南方稀土集团成功组建,国家稀土功能材料创新中心获批筹建,稀土钨新型功能材料获批国家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壮大,青峰药谷的青峰药业技术中心获批国家企业技术中心,创新天然药物与中药注射剂国家重点实验室落户赣州,新创产业走在全国前列;
——电子信息产业快速崛起,产值为2011年的4倍,成为继钨稀土和家具产业之后,第三个向千亿元目标冲刺的产业集群;
——赣闽纺织服装产业带初具规模,全产业链产值近700亿元。
在上犹县,赣南苏区振兴发展产业投资基金投资的首个项目落地与此。该县通过大力实施聚链、强链、补链工程,玻纤新型复合材料首位产业的企业数由2012年的几十家增至116家,产业集中度由18%提高至45%,玻纤新型复合材料产业集群获评中国玻纤新型复合材料产业集群发展示范基地。
产业兴则经济兴。8年来,赣州坚持集群发展、创新发展,三次产业结构由2011年的17.4∶47.2∶35.4优化为2019年的10.8∶39.4∶49.8。2019年,全市规上工业企业2168家,是2011年的2.8倍,居全省第一。规上工业企业主营业务收入、工业固投实现三年翻番,营业收入超50亿元的工业企业实现零的突破。
赣南名片越擦越亮
“东方橄榄油,滴滴木梓香……”日前,赣南茶油的扶贫公益广告频频亮相央视。赣南茶油,成了全国人民了解赣南的又一张闪亮名片。
“农村稳则天下安,农业兴则基础牢,农民富则国家盛。”赣州国土面积占全省四分之一,人口占全省五分之一。如何借助得天独厚的气候和土壤优势,让科技和信息为我市农业转型插上腾飞的翅膀?
8年来,赣州紧抓农业产业发展,农业产业从昔日传统的“靠天吃饭”向科技型、管理型的现代农业转变,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科技农业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目前,赣州的脐橙、蔬菜、油茶、烟叶等特色产业持续壮大,脐橙产业助力脱贫攻坚的做法成为全国经典案例。
在定南县大坝村的绿色生态蔬菜基地,每天凌晨都有数辆装满生鲜蔬菜的冷链运输车从这里出发,运往珠三角地区。目前,赣州蔬菜产业发展势头强劲,新建规模蔬菜基地867个、25.9万亩,钢架大棚突破20万亩,建立与深圳等地长期合作和直供平台,加快成为江南重要的蔬菜生产基地和集散地。
油茶产业发展势头良好,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之一。目前,全市高产油茶面积达135万亩,赣南茶油成功获批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国家油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获批筹建,赣州市成为全国油茶产业发展示范市。
贝贝小南瓜是会昌县首位农产品。为了让贝贝小南瓜种得下去、收得上来、卖得出去,让更多的群众参与到产业致富中来,对口帮扶会昌县的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精心指导,帮助会昌制定推广了产品标准、质量规范、技术规程,提出了以创建“二品二标二区”的发展目标,即: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如今,贝贝小南瓜等越来越多的赣南优质农特产品出省跨海成为现实。
随着赣南脐橙获评“影响力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赣南蔬菜品牌标准颁布实施,赣南茶油晋级地理标志产品区域品牌榜50强,赣南高山茶集体商标注册通过国家首次审核等等,赣南的农特产品“抱团出海”,品牌越来越响,不但鼓起了百姓的“钱袋子”,而且,产品影响力和城市美誉度也互促提升。
发展动能越蓄越足
1月10日,中国科学院稀土研究院在赣州挂牌成立,这是中科院近十年在全国布局的唯一院所。该院将整合国内顶尖科学力量,以科技创新驱动加快提升稀金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是推动我国从“稀土资源大国”向“稀土科技强国”转变的重要实践。
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持续动能,离不开科技创新,缺不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
8年来,我市积极搭建科研平台,推动科技创新,成效明显。目前,我市已获批筹建国家稀土功能材料创新中心,赣州高新区获批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章贡区入选全国科技创新百强区。赣州数字经济创新中心、赣南数据湖示范园建成运营,5G应用示范城市启动建设。
数据显示,目前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778家,为2011年的71倍,建设江西省首个国家高层次人才科创园,专利授权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均为2011年的10余倍。我市全社会研发投入增长 38.8%,高新技术企业数量增长55%,增幅全省第一;获批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省“专精特新”企业数量全省最多;新引进和培养产业领军人才18人、高层次人才275人。
产业经济的繁荣与金融支持、商贸物流息息相关。
据统计,全市金融机构数由2011年的73家增加到目前的193家,成为赣粤闽湘四省周边九市中金融机构最多、种类最齐的设区市;2019年,全市金融机构存贷款余额分别是2011年的2.9倍、4.7倍,总余额突破万亿元。
商贸物流日趋活跃。我市获批全国现代物流创新发展试点城市、供应链创新与应用试点城市、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和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成为全国首个电商进农村全覆盖的设区市。
现代服务业正成为推动赣州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53.9%。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增速连续四年列全省第一,产业设计、大数据、互联网金融等一批新业态加快培育,区块链金融产业沙盒园注册企业51家,全域旅游“一核三区”布局跃然成势。
产业的转型升级和繁荣兴旺,加速了赣州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2019年,赣州GDP、固定资产投资、实际利用外资、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幅保持全省第一,GDP总量列全国百强市71位、上升20位,人均GDP在全省排名前移两位,连续三年荣获全省高质量发展考评第一名。
如今,赣州产业正向着更高更远更高质量的目标发起新的冲刺。(记者张明冠 刘珊伊)